建筑首页 - 档案文化 - 城市记忆 - 建筑

盐桥古今杂谈

发布时间:2015-11-09
  • 盐桥

    盐桥位于庆春路中段与中河路交叉处,跨中河。吴越时已有其名,唐景福二年(893),钱筑罗城设城门十座,其一曰盐桥门,址今盐桥西。其实盐桥(运)河(中河)为杭城内水运主脉,众多盐船聚泊于此,遂以盐名桥、名河、名门。桥东南有严州弄、徽州弄,为徽严两帮盐商所僦居处。北宋苏东坡知杭州时,曾疏浚茅山、盐桥二河,使其分受江潮和西湖活水之惠。南宋定都临安(杭州)后,北人随御南来,商贾云集,盐桥运河上舟楫来往频繁,此地增设船埠、码头聚散货物,盐桥门附近遂成集市,交易兴隆。

    盐桥上有庙曰惠济,故亦称惠济桥。据传有蒋氏三兄弟崇仁(七郎)、崇义(八郎)、崇信(九郎)世居西溪蒋村,力耕致富,迁居兴德坊(今祖庙巷)。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建都杭州,一时间杭州居民阗溢,粮食供不应售,大批穷苦百姓饿殍于野。蒋七郎毅然把家存粮食“捐以予饥者,以活饥民”。翌年,七郎与弟八郎崇义、九郎崇信商议,效仿西汉宣帝刘询时用常平仓储粮供应之法,秋收时,倾其家资所有全部去收购米谷,储藏进仓,第二年青黄不接时,允许人民自带升、斗自量米谷,只付给本钱。所以,人们尊称蒋七郎为“蒋自量”。蒋七郎数十年把帮助别人解决困苦作为己任。临终时再三嘱咐两个兄弟:“为人须存仁心,行好事,以垂骘贶,以布悠远。”俚人闻七郎去世的消息,“民间奔走号泣,若失所依。”为纪念七郎功德,自发集资在兴德坊建造一座祠堂,俗称“蒋相公庙”,亦称“祖庙”,这是今祖庙巷的由来。并在桥上建惠济庙以祀香火,故盐桥又称惠济桥。蒋七郎死后,八郎、九郎依然年年捐资储粮,贱价卖给贫民百姓。咸淳三年(1267),度宗准京尹所奏,根据蒋氏兄弟能“为国忘家,舍己利人,既诚且久,慷慨济贫”的高尚品德,赐“祖庙”额为“广福庙”。并于咸淳六年(1270)追封蒋七郎为孚顺侯、蒋八郎为孚惠侯、蒋九郎为孚佑侯,在盐桥上建“广福庙”以资褒奖。故盐桥亦可叫广福桥。

    盐桥为双梁,一承庙基,一为行道。俚人习惯称之为联桥。民国初年(1912),杭城凡桥上有庙镇皆拆,唯盐桥广福桥独存,且香火茂盛,盖遵民愿矣!民国8年(1919),改建盐桥大街时,拱桥改平桥成通途,广福庙被杭州粮食业同仁选为粮食业祖师庙而设议事堂(杭州粮食业同业公会所在地)。1986年整治中河时盐桥重修,北桥眉额刻名“古惠济桥”,南桥眉额刻名“联桥”。桥巅由胡庆余堂制药厂出资建“庆余亭”。“古惠济桥”北,1992年拓宽庆春路时夷平,成庆春路的一部分。据桥洞下观察,联桥似由三座桥基并联,中间一桥能窥见桥洞接痕,当地老人说,此中间乃“普济桥”也。待考。


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