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首页 - 档案文化 - 城市记忆 - 故事

淳安睦剧(一)

发布时间:2015-11-09
  • 一九五四年参加华东会演《南山种麦》剧照

    睦剧的历史渊源

    据清光绪《续纂淳安县志》载,睦剧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,它的前身是“竹马班”。竹马的流行,始于元末明初,发源地是我县唐村(今威坪)地区。相传,朱洪武驻兵鸠谷雨岭期间,曾遗失(又传仙去)一匹宝驹。当地百姓每逢春节就制作竹马让小孩子骑,挨家挨户去索取“常例钱”,然后买香、纸连同竹马一同焚化,藉以超度宝驹之亡魂,祈祷平安吉祥。先是单骑独舞,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有丑、旦、生等角色的竹马班,直至演变成登台表演的三角戏戏班。

    清末民初始,三角戏便在浙江开化、遂安、淳安一带流传,后又以淳安为中心扎根发展兴旺起来。至1927年,仅淳安就有“三角戏竹马班”十余个,比较稳定的职业“三角戏常班”也有二三个。从1928年到1934年这段时间,是淳安三角戏发展较为兴盛的时期。当时淳安有三角戏竹马班五六十个,最多时达90多个。“三角戏常班”也发展到十余个,如“徐龙福班”、“春生班”、“大源班”等。这一时期,淳安的“三角戏常班”除在本县演出外,还到遂安、开化、衢州、常山、寿昌、建德、分水、昌化等毗邻市县巡回演出,甚至还到过安徽歙县、屯溪、绩溪和江西婺源、铅山等地演出。据《淳安县志》(1990年版)记载,当时淳安地区共有三角戏艺人300多。至40年代,淳安三角戏渐趋衰落,“三角戏常班”艺人改唱徽戏,或在演三角戏的同时兼唱徽戏剧目,或用徽调唱三角戏,当时这类戏班人称“半班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扶持下,三角戏重获新生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自1954年至1964年的十年间,淳安睦剧团先后整理加工了十余个传统剧目,编演了大量的现代戏,创作了《海瑞斗贼》等新编历史剧,同时移植了一些古装戏。这一时期是淳安睦剧创作、演出的繁荣时期。

    1968年淳安睦剧团解散,剧团演职人员全部下放农村安家落户。1970年10月按照淳安县革命委员会有关文件通知,建立了“淳安县文艺宣传队”,直到1973年2月“淳安县文艺宣传队”改为“淳安睦剧团”,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单位。从1976年开始,睦剧再度兴盛,直至1985年,淳安睦剧团先后移植演出了《麟骨床》、《春草闯堂》、《胭脂》、《十五里》等大量的传统戏,剧团的演出水平日益提高。1986年10月,经县人民政府批准,淳安睦剧团与淳安越剧团合并为“淳安县千岛剧团”,既演睦剧又演越剧。1989年,淳安睦剧团撤销后,有60多位睦剧艺人自发组织起睦剧艺社,整理出《睦剧戏曲志》、《睦剧音乐志》,录制和发行《睦剧精曲选》磁带。1997年12月,睦剧小戏《赤膊女婿》获文化部群星奖、优秀奖。1998年10月,《睦剧发展史》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。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 


    相关推荐